焦點快報!注意了!聰明資金已經提前布局
2023-06-10 23:27:00    騰訊網

注意了!聰明資金已經提前布局

文/Vix

美國債務上限危機之后,本來市場已經松了一口氣。

然而,加拿大、澳大利亞央行意外加息,又把市場嚇了一跳。市場重新點燃對美聯(lián)儲將繼續(xù)加息的預期。


(相關資料圖)

其實,先知先覺的聰明資金已經先行一步。在市場不確定性較大的時候,這些聰明資金已提前做好應對風險的方案,去配置現(xiàn)金類資產避險了。

表面來看,美國債務上限危機解除,美股繼續(xù)上漲,一切都很美好。但是,這可能只是暫時讓韭菜休養(yǎng)生息而已。

先知先覺的聰明資金

疫情以來,貨幣市場基金規(guī)模連續(xù)攀升,截至5月31日,達到了5.4萬億美元。復盤來看,在市場還在糾結于硅谷銀行風波,美國債務上限危機,以及美聯(lián)儲會不會進一步加息的時候,在全球投資者被來回割韭菜的時候,一幫聰明資金早已涌入貨幣市場。

來源: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

從圖中可以看出,今年3月份貨幣市場資金流入大幅增加。從歷史上看,最近的兩次貨幣市場基金大幅增加,一次是發(fā)生在2008年次貸危機期間,另一次則是發(fā)生在新冠疫情爆發(fā)后不久。看起來,動蕩的市場降低了“聰明資金”的風險偏好,既然行情不好做,他們干脆轉而持有現(xiàn)金類資產。

聰明資金的確是非常機智。第一波這么干的聰明資金,完美躲過了2020年5月份原油跌成負數(shù)的“絞殺”。

而在2021年的年底,又有一波聰明資金流入了貨幣市場。這波聰明資金,估計也完美躲過了2022年2月爆發(fā)的俄烏沖突。

有點匪夷所思但確實先知先覺。這些資金似乎是提前看到了全球宏觀經濟的各種不確定性,所以很明智地采取了“防御”措施。

當然,除了規(guī)避風險,把錢搬到貨幣市場基金似乎還有更多的好處。

來源:Morningstar

以Vanguard聯(lián)邦貨幣市場基金為例,自從2022年美聯(lián)儲開啟加息進程以來,該貨幣基金的收益率一路上揚,截至6月5日的最新收益率為5.04%。

而從去年2月俄烏沖突以來,美國納斯達克綜合指數(shù)累計上漲8.51%。

兩者比較來看,當前投資低風險的貨幣基金,比起投資股票市場要劃算很多。畢竟,貨幣基金收益率差不多能達到股市收益率的60%,但與低風險的貨幣基金不同,股票市場還得受到“俄烏沖突”、“加息”、“經濟衰退預期”等風險因素的干擾,一個不小心,不僅賺不到錢,反而會虧損。

所以綜合性價比考慮,投資貨幣市場確實比較合適。而且,這幾年的黑天鵝灰犀牛那么多,被割慘的普通韭菜和大佬級韭菜估計都有點“惴惴不安”。手握現(xiàn)金,等待局勢明朗再下手“抄底”可能是他們的一個樸素需求。

但不管聰明資金的動機是為了規(guī)避風險,還是為了追求投資性價比,他們的做法都值得我們細究。

聰明資金在擔憂什么嗎?

截至5月31日,貨幣市場基金規(guī)模依然處于高位。可美股、日本股市都在節(jié)節(jié)攀升,為什么聰明資金還蹲在貨幣市場?他們到底是怎么想的?

難道他們還是對未來的市場有所顧慮?難道他們還在等待一個完美的“抄底”時間?

讓我們掃描一下全球局勢。

首先,俄烏局勢依然沒有看到緩和跡象。

其次,全球經濟也依然面臨衰退壓力。根據(jù)世界銀行做出的最新預測:在發(fā)達經濟體銀行業(yè)危機不蔓延的情況下,2023年和2024年,世界經濟將依然保持疲弱,并且可能面臨衰退風險。全球經濟增長可能從2022年的3.1%放緩到2023年的2.1%,2024年小幅上升至2.4%。

如果銀行業(yè)危機再次出現(xiàn)并且蔓延,那么全球經濟明年可能會面臨深度衰退。

再來看一下全球主要央行的動向,他們的加息進程似乎還很難立馬退出。美國的核心通脹率依然遠超美聯(lián)儲設定的2%目標,關于“美聯(lián)儲暫停加息轉而降息”的說法更像是市場的一廂情愿。

而歐洲央行的加息進程也將持續(xù)。最近,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就明確表示,目前通貨膨脹壓力依然很大,歐洲央行將繼續(xù)上調利率至“必要水平”。不出意外,歐洲央行還將在6月、7月再次上調基準利率。

本來已經對“加息”免疫的市場,這幾天也被加拿大、澳大利亞央行的意外加息,給整清醒了不少。

其實,就連維持超寬松貨幣政策的日本央行,也存在不確定性。一旦日本央行超寬松貨幣政策出現(xiàn)轉向,疊加美聯(lián)儲和歐洲央行緊縮的貨幣政策,一次全球資產拋售潮將難以避免。

所以,不論是全球局勢,還是全球經濟金融環(huán)境,都還不足以讓人樂觀。或許,這也是這些聰明資金暫時還蹲在貨幣市場的主要原因。

美股為什么還能漲個不停?

那么,問題來了,在這種不確定性較高的情況下,為什么美股還會漲個不停?這看起來是個很奇怪的問題。

其實也并不奇怪。一方面,人工智能等科技進步推動了大型科技股的進一步上漲,而納指的上漲,谷歌、蘋果、Meta、亞馬遜、英偉達、微軟、特斯拉這7只股票已經貢獻了半壁江山。

另一方面,區(qū)別于A股,美國上市公司玩股票回購一直很溜。

具體操作就是,上市公司購買自己的股票,然后越買越漲。這其實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,也曾深受詬病,因為上市公司“股票回購”只是玩虛的,并沒有去增加設備投資也沒有增加就業(yè)。

但這么做的好處就是,股價上漲,股東手里的股票更值錢,管理層的績效獎勵更多。除此之外,對實體經濟沒有太大幫助。

然而,美國上市公司一直比較熱衷股票回購,而且是玩“發(fā)債券回購股票”。比如Meta 就在2022年8月發(fā)行了100億美元的債券,資金用途是“股票回購,以及對公司業(yè)務重組的投資”;然后在今年5月又發(fā)行了85億美元的債券,資金用途是“支付資本支出,回購股票,預計收購或投資”。

而從其公司公告中我們發(fā)現(xiàn),Meta在2022年回購了約279.3億美元的股票,在2023年1季度又回購了92.2億美元的股票。

所以總結一下這個邏輯就是:發(fā)債,回購股票,再發(fā)債,再回購股票。然后股價上漲。

而美股上市公司股票回購的操作一直在進行中。以標普500指數(shù)為例,2022年股票回購規(guī)模就創(chuàng)下2018年來新高。

來源:Reuters

所以,美股上漲,到底有多少是源自上市公司業(yè)績增長,又有多少是受到股票回購的推動?這種發(fā)債回購股票的玩法,真的能一直持續(xù)下去嗎?

或許,這也是聰明資金擔憂的事。

因此,即使美國債務上限問題告一段落,美國債務違約的風險解除,可能只是讓韭菜先休養(yǎng)生息一下而已。日本股市創(chuàng)30年新高,美股不斷創(chuàng)下新高,看起來都讓人激動,但這真是受經濟增長支撐的上漲嗎?還是,這都只是“錢”的游戲而已?

反觀那些跑去貨幣市場的“聰明資金”,他們的想法會不會是,等到全球各種不確定性解除,再出來“抄底”,然后低買高賣,錢又賺到了。

這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。

那么,你們覺得聰明資金的做法科學嗎?他們的做法是否值得我們參考呢?

關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