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古代的染色技術(shù) 全球百事通
2023-06-26 19:56:33    星島環(huán)球網(wǎng)

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很早就利用礦、植物對紡織物進行染色,并生產(chǎn)出五彩繽紛的紡織品。

早在六、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,華夏祖先就能夠用赤鐵礦粉末將麻布染成紅色。居住在青海柴達木盆地諾木紅地區(qū)的原始部落,能把毛線染成黃、紅、褐、藍等色,織出帶有條紋色彩的毛布。古代將原色青、赤、黃、白、黑稱為“五色”,其中原色白用天然礦物絹云母滌染,但主要是通過漂白的方法取得。

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
漂白生絲只要用強堿脫去絲膠即可。漂白麻,在古代則多用草木灰加石灰反復(fù)浸煮。元代著作中記載了漂白宣麻的“半浸半曬漂白法”,即將用石灰煮過的宣麻縷攤開在平鋪水面的葦簾上,“半浸半曬”多日,直到麻縷極白為止。這是利用日光的紫外線在水面由于界面反應(yīng)產(chǎn)生的臭氧對纖維中的雜質(zhì)和色素進行氧化,從而起到漂白作用。在此前后,還發(fā)明了硫黃熏蒸漂白的方法。

中國染赤色最初是用赤鐵礦粉末,后又用硃砂(硫化汞),但用它們?nèi)旧味容^差。周代開始使用茜草,它的根含有茜素,以明礬為媒染劑可染出紅色。

青色,也是從藍草里提取的碇藍染成的,能制碇藍的草有好些種,古代最初是用馬藍。春秋戰(zhàn)國時已能用藍草制碇染青色。所以荀子在《勸學篇》中說:“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”。

公元六世紀,北魏的賈思佳在《齊民要術(shù)》中詳盡地記術(shù)了中國古代用藍草制碇的方法。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制造藍碇的工藝操作記載。

黃色染料早期主要用鑿子。鑿子果實中含有“藏在酸”的黃色素,是一種直接染料,染成的黃色微泛紅光。

古代染黑色的植物主要用了實、橡實、五倍子、柿葉、冬青葉、栗殼、蓮子殼、鼠尾葉、烏柏葉等。

商周時期,染色技術(shù)不斷提高。宮廷手工作坊中設(shè)有專職的官吏“染人”、“掌染草”,管理染色生產(chǎn)。染出的顏色也不斷增加?!对娊?jīng)》里提到的織物顏色,就有“綠衣黃里”,“青青子暈內(nèi)衿”、“載玄載黃”等。

漢代染色技術(shù)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。湖南長沙馬王堆、新疆民豐等漢墓出土的五光十色絲織品,雖然在地下埋葬了兩千多年,但色彩依舊鮮艷,當時染色法主要有兩種:一是織后染,如絹、羅紗、文綺等;一是先染紗線再織,如錦。

1959年新疆民豐東漢墓出土的“延年益壽大汞子孫”、“萬事如意”、“陽”字錦等,所用的絲線顏色有絳、白、黃、褐、寶藍、淡藍、油綠、絳紫、淺橙、淺駝等。充分反映了當時染色、配色技術(shù)的高超。

隨著染色工藝技術(shù)的不斷提高和發(fā)展,中國古代染出的紡織品顏色也不斷的豐富。唐代絲織物共有二十四種顏色。

關(guān)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