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中午跟幾個朋友聚餐。
剛好老錢前幾天寫了篇推送(《內(nèi)卷娃還是輸給了小時代》)。
(相關資料圖)
然后我們就著這個討論起了?
教育雞娃話題
。
席間有挺多有意思的討論,也跟大家分享一下。
Part 1
教育的本質(zhì)
老錢在文章里頭提到一個案例——
有個內(nèi)卷娃的簡歷已經(jīng)挺好看了(區(qū)三好/小托福865/聲樂十級/大提琴鋼琴),但還是被海淀媽媽們覺得「這孩子不行」。
最后也確實如雞娃圈的媽媽們所預測的,只去了一個普通中學。
老錢說,他很煩這種現(xiàn)象——
很多父母都在讓自家的娃去追蹤一個單一的標準,學校和教育培訓機構也在互相打配合。
結果只有有錢人有時間有資源能讓娃達到這個標準,沒錢沒資源的話特別難從這個體系中「留存」下來。
這對窮人來說特別不公平。
不少教育界的朋友們都有類似的結論——
「教育的本質(zhì)是階級固化的工具?!?/strong>
限制階級流動是一方面,關鍵是,這種類型的競爭其實內(nèi)耗嚴重,對整個社會整個系統(tǒng)來說是一種浪費。
這個點之前我們也聊過——
我教育圈的朋友都會說,課外培訓其實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并沒有什么用處,只是能夠提高分數(shù)而已。
所以這種「教育軍備競賽」搞到最后,基本都是很典型的「劇場效應」——
在劇場里看話劇,第一排的觀眾站起來了,第二排的也得站起來才能看得到,然后第三第四第五排全部都得站起來。最后所有人都站起來了,但沒有一個人因此受益。
而且一旦階級固化,也很容易會出現(xiàn)很多不穩(wěn)定因素。
Part 2
父母的角色
我挺喜歡的一個說法是——「育兒就是在逐漸退出兒女生活的過程?!?/strong>
我一直覺得,父母對子女來說,最好是可以像麥府的顧問那樣——
顧問只會告訴企業(yè)家,當下可以有哪些選擇,每一個選擇可能會有怎樣的成本和回報。
而且顧問提供的選擇,也會受限于自己的眼界。
畢竟不是一直在企業(yè)一線,很多時候能獲取的信息還沒有企業(yè)家多。
所以在創(chuàng)業(yè)早期,顧問還有點價值;但隨著企業(yè)家不斷成長,后期顧問的價值就沒那么大了。
而現(xiàn)實是,更多的父母是把自己當成了大股東——
子女作為管理團隊,得聽大股東的話。
而不少大股東其實已經(jīng)不在一線做業(yè)務了,干預職業(yè)經(jīng)理人團隊反而容易把公司搞黃。
對于未來的世界,我們其實未必有孩子懂的多。
Part 3
不同的選擇
今天的討論也提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現(xiàn)象——
大部分卷娃的都是中產(chǎn)階級,一般家庭和相對有錢的家庭反而不那么卷。
一般家庭主要是因為信息差,不知道有那么多可以折騰的東西(比如機器人啊奧數(shù)啊英語啊什么的)。
畢竟要顧好自己的生活已經(jīng)夠累了,自然沒那么多時間去研究怎么給娃刷簡歷。
而相對富裕的家庭則會更推崇所謂的「蒙氏教育」,把孩子當做擁有自主決策能力的獨立個體。
我身邊倒是有不少朋友都是從小被「放養(yǎng)」的,他們都特別優(yōu)秀(而且特別自信特別開心)。
他們不會用單一的標準來進行自我評估(也不會用單一標準來評價其他人),而且還會有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,愿意花上大量時間去研究、探索自己的興趣。
當然,也有一些家庭「放養(yǎng)」后并沒那么順利——
像是討論過程中就有朋友提到,大多數(shù)人都是懶惰的,小孩也不例外。
放養(yǎng)小孩,小孩很容易自我放逐,沉迷游戲,很多興趣也無法堅持。
這種差異,主要還是從小對價值觀建立初期的引導造成的。
另外我覺得有個類比很有意思——
「雞娃」更像是保本保息的固定收益類投資(債券),「放養(yǎng)」更像是波動比較大的權益類投資(股票)。
雞娃的潛在收益比較清晰可見,而放養(yǎng)有可能教出馬斯克,也有可能養(yǎng)出懶漢。
所以風險承受能力比較高(比如富裕家庭可以為孩子兜底)、或者是風險偏好比較高(比如創(chuàng)業(yè)圈的朋友)其實都會更推崇「放養(yǎng)」多一些。
Part 4
? 系統(tǒng)與個人 ?
熟悉投資的朋友也知道beta和alpha。
beta指的是系統(tǒng)性風險帶來的收益,也就是大盤的平均收益。
alpha指的是非系統(tǒng)性風險帶來的收益,可以理解為個股跑贏大盤的那部分。
最后我用老錢今天的金句收個尾好了——
「Greed is good.」
「很帥的投資客」的所有內(nèi)容皆僅以傳遞知識與金融教育為目的,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。一切請以最新文章為準。
圖文/狐貍
Icon/freepik from flaticon
關鍵詞: